江西省湖口粑俗及相关方言现象
湖口县位于东经106°12,北纬29°25,处赣鄂皖三省交接之地,实吴头楚尾之要津,历来是兵商必争之地。湖口县地处鄱阳湖与长江对接之口岸,即史载“彭蠡之口”,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现今行政区划属九江市,西距九江30公里,南离南昌180公里。其北饮长江,与安徽宿松望江为邻;西怀鄱湖,与九江、庐山和星子一衣带水;东枕群山,与江西彭泽唇齿相依;南向平阔,与江西都昌鸡犬相闻。
湖口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湖口方俗的与众不同。湖口之粑民俗悠久,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口感不一。由粑俗而引发出诸多特殊文化现象,例如,“巴”很少有同音字,而其中“巴”作“把”解时念作[ma42]。在湖口周边县市,该文化现象都比较普遍;根据相关文化考察,笔者认为,该现象是远古巫术的印迹,当为语言禁忌习俗。
文章以“粑”为线,首先追溯粑俗历史来源,继而从禁忌角度探讨相关文化现象。
一、粑名由来
在中国,“粑”俗源远流长,最早记载可见《周礼》[1]:“羞笾之实,糗饵粉餈(茨)。”据注疏所言,郑司农云:“糗,熬大豆与米也;粉,豆屑也;茨字或作餈,谓干饵饼之也。”“玄谓此二物皆粉稻米粟米所为也,合蒸曰饵,饼之曰餈。糗,捣粉熬大豆,为饵餈之黏著,以粉之耳。饵言糗,餈言粉,互相足。”据《汉语方言大词典》[2]所记,清西厓《谈徵名部下》云:“南人谓餈曰巴。”《周礼》之餈当为后来的餈糕,该记载最迟不会晚于西汉。湖口粑俗当早此而有之,其餈即今之麻糍粑。
“粑”是江南特有吃食,是以粉(各类米粉或面粉)和水溲拌而后做成一个个的丸子团子。在各类粑中,无馅的形状扁而圆,类似北方的饼;有馅的上面稍稍凸起,类似北方的包子。湖口县的粑可以原料分类,如炒米粑、糯米粑、小麦粑、荞麦粑、豆渣粑、玉米粑、卢粟粑、糠粑、蕨棘粑;也可以有馅无馅分包心粑、实心粑和溲的粑(即馅儿和粉拌在一起做的团子);还可以将包心粑按馅儿分更多的类,如芝麻粑、豆芽粑、菜粑、豆腐粑、萝卜丝嘚粑、豆角嘚粑、竹笋粑、海带粑、香菇粑等等。
“粑”是江南人的称呼,书面或记作“巴”或记作“□”,而北方或曰饼或曰糕或曰饵或曰糍(餈)。古之文献多北人所撰,“粑”字又是口语俗字,即使早期有记载也多记作“巴”。《蜀语》[3]曰:“干肉及饼曰巴,牛肉曰牛干巴,荞饼曰荞巴,盐块曰盐巴,土块曰土巴之类。”校注曰:“川语凡粘结敛合之物统称巴,并不仅限于‘干’者。”
查之文献资料,“粑”字最早出现仅在清代,如《读史方舆纪要》[4]白沙镇之《志》记载“东二百二十里〔为〕糍粑营”,《本草纲目拾遗》[5]云“以糌粑搓成者”“干饭锅粑二两”“陈米锅粑一斤炒”“锅粑每一升入银花一两”。据姜亮夫文集[6],《集韵》曰:“糖馈饵名,屑米和蜜蒸之,餈糪俗作糍粑,滇人呼饼曰粑粑。”然而,查之《集韵》[7],书中并无“餈糪俗作糍粑,滇人呼饼曰粑粑”之语。
“粑”字古之字典文献少存,应该是清代才出现的一个新字。“巴”是“粑”之声符,最初“巴”也是“粑”,后来为区别而加上义符“米”就是现在的俗字[6],有时也写作“”,即同一项意义会出现三个不同的文字表现形式:巴、粑、。
粑俗北方也有,多称作“馍”“饼”“糕”,虽异名而同质。不过由于材料所限,北方“馍”之种类不多,馍文化也不可能像江南粑这么繁盛。由此可见,粑俗盛于江南,其文化远比北方的糕饼复杂;“粑”字是江南的俗字,只不过因为古来文献多传中原而没有记载。
二、粑俗探源
1.江南蛇害
古之江南森林茂密,百草丛生,虎豹狼蛇遍地。古代作品多有记载,如《山海经》[8]不少篇章记载某方“多蛇”,或直书某国各类蛇怪,而《搜神记》中有关蛇与人的故事更多。
在《搜神记》[9]中,或将蛇与祖先联系在一起,如“鲁定公元年,有九龙绕柱,占以为九世庙不祀,乃立炀宫。”或蛇常居于祖祠之中,如“元康五年三月,临淄有大蛇,长十许丈,负二小蛇,入城北门,径从市入汉阳城景王祠中,不见。”“晋明帝太宁初,武昌有大蛇,常居故神祠空树中,每出头从人受食。”或将蛇与人的生死联系在一起,如“元帝永昌中,暨阳人任谷,因耕,息于树下,忽有一人着羽衣就淫之。既而不知所在。谷遂有妊。积月,将产,羽衣人复来,以刀穿其阴下,出一蛇子,便去。谷遂成宦者,诣阙自陈,留于宫中。”“球乃迹访其家事,先世曾伐大树,得大蛇,杀之,女便病。病后,有群鸟数千,回翔屋上,人皆怪之,不知何故,有县农行过舍边,仰视,见龙牵车,五色晃烂,其大非常,有顷遂灭。”“晋怀帝永嘉中,有韩媪者,于野中见巨卵。持归育之,得婴儿。字曰撅儿。方四岁,刘渊筑平阳城,不就,募能城者。撅儿应募。因变为蛇,令媪遗灰志其后,谓媪曰:‘凭灰筑城,城可立就。’竟如所言。渊怪之,遂投入山穴间,露尾数寸,使者斩之,忽有泉出穴中,汇为池,因名金龙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