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年夏秋冬连旱应对实践
1 干旱特点
1.1 气象干旱创同期新高
2019年7月16日至年底,江西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少约6 成,创1961 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新低;全省平均无雨日数约129 d,较常年偏多19 d,创同期新高;全省空气干燥程度为同期最高。气象干旱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1.1.1 干旱时间长
2019 年8 月初,赣北气象干旱开始露头,之后快速发展蔓延。其中9 月下旬至12 月中旬,大部地区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持续时间近3个月。
1.1.2 干旱强度大
1961年以来,江西省气象干旱强度排前5位的年份有2019年、2003年、1978年、2013年和2009年。与其他4年相比,2019 年同期降水偏少程度最明显,无降水日数和连续无降水日数最多,气象干旱指数监测结果也显示,2019 年气象干旱强度最大。
1.1.3 干旱范围广
2019 年全省出现重旱及以上的站次累计达7 308 站次,排位历史第1 高位,且重度以上气象干旱面积连续近3个月占全省面积的90%以上,气象干旱范围最大。
1.2 旱情严峻历史少见
1.2.1 雨水年景之差历史少见
2019 年江西省降雨量1 668 mm,虽然与多年均值基本持平,但时间分布极度不均匀。1 月至7 月20 日降雨量1 496 mm,比多年同期偏多25%;7 月下旬至12 月底降雨量172 mm,比多年均值少约6成,列历史同期倒数第1位,各设区市降雨量均比多年均值偏少5~7 成。7 月21 日以后,全省蒸发量550 mm,为降雨量的3.2倍。
1.2.2 江河水位之低历史少见
受持续少雨天气影响,江西省五大河流(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控制站水位比多年同期均值偏低,五大河流及鄱阳湖流域27 条河44 站出现有记录以来新低水位。鄱阳湖星子站9月10日水位低于12 m,进入枯水期,比有记录以来提前59 d;10 月8 日水位低于10 m,出现低枯水位,比有记录以来提前48 d;11月30日水位低于8 m,出现极枯水位,比有记录以来提前32 d。
1.2.3 影响范围之广历史少见
旱情造成江西省11个设区市、98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有86 万人出现饮水困难,2 534 座水库干涸,受旱区域几乎遍及全省各个角落,涉及群众饮水、工农业生产、生态用水各方面。
2 防旱抗旱工作
(1)领导重视,在高位推动上强化组织保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4日考察江西旱情,对兴修水利、节水灌溉等提出具体要求,要求把旱情带来的损失力争降到最低。省委、省政府始终把防旱抗旱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推动。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并到一线指导抗旱工作。水利部两次派出抗旱工作组来江西省指导抗旱工作。水利部、财政部安排江西省水利抗旱救灾资金1.62 亿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旱抗旱工作,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深入一线指导抗旱救灾。
(2)精心谋划,在及时部署上完善制度设计。为做好2019 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省水利厅提前修订《江西省水利厅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19 修订稿)》,立足旱情发展趋势,多次召开旱情趋势分析会商会和防旱抗旱专题会议,要求各地立足应对最不利情况,精心谋划,积极做好防旱抗旱工作,充分做好打抗旱“持久战”的准备。10 月22 日,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实行24 h值班值守。同时,立足降水持续偏少的最不利情况,组织编制完成《江西省城市和农村应急供水解决方案》。根据江西省2019年罕见旱情和工程性缺水的实际,组织编制完成《江西省抗旱补短板水利建设实施方案》。
(3)科学调度,在发挥水利工程作用上不遗余力。近年来,江西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抗旱引调提水工程的建设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在2019年的抗旱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前期,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指导水库合理增加蓄水。7月20日,水库蓄水总量203亿m3,较常年同期多9%,为应对长时间干旱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源,来自各类水库80亿m3的水量保障了连续5个月的群众饮水与灌溉需求。7月下旬起,沿江滨湖地区抓住长江、鄱阳湖水位较高的机会,利用水闸、水渠等共引水9 700余万m3,保障灌溉面积120 余万亩。后期,精细调度大中型水利工程,有效保障沿线群众生活、工业生产及农田灌溉用水,尤其是调度万安、峡江等大型水库以满足下游特别是南昌市取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