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医药
    主页 > 期刊导读 >

江西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发展困境及实现路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改革,为了扩大我国教育文化的竞争力,教育组织应该着眼于更多优势资源开发应用,进而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且多元化发展的创新人才。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才能吸收众多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而传递不同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感受不同的思维碰撞,实现多元化能力的运用。江西由于地理因素,经济落后,教育难以接收科研水平的扶持,教学效率稍显滞后。因此,为了提高江西教学水准,相关教学机构也进行了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探索,但是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一、江西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般来说,混合所有制教学结构能够迸发出巨大的活力,主要是因为多种制度经济参与,扩大了教学资金规模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组织架构,从而能够引进更多教学资源。混合所有制办学指的是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以及民营资本等不同资本结构联合经营管理教学组织的办学模式,至少应有两种以上的经济成分共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不同经济成分的优势,驱动教育迈向更高层次。以江西来说,由于经济落后,省内的重点高校较少,主要由于配套资源跟不上,校内人才待遇也不高,导致省内人才外流严重,促使教学水平难以跟上。而进行混合所有制的社会实践,则能够从原本单一的依托国有经济或者民营经济控制办学模式转向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主要能达到两方面的目地,一是增加了多种成分经济,能够增加活动资金和财务管理的工作力度,从而吸收更多教资队伍,并且扩大教学研究方向,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二是通过多种经济成分管理队伍的办学模式碰撞,形成差异化的价值理念,促进学生具有多元化的思维和人格,在社会实践中具有更多选择。以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的不同为例,民营资本控制的高职院校基本相当于技校,围绕社会技术要求办学,强调实际利益,注重实践教学。而国有资本控制的高职院校由于院校等级相比于本科院校较差,内部资源参差不齐,注重理论教学,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流于形式化。而江西内部高职院校较多,却规模普遍较小,以省会南昌来说,类似于南昌服装学院、南昌现代工程学院等高职院校较多,但是师资队伍规模小,且良莠不齐,大多是本科出身的教授,缺乏实践水平。因此江西的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采用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模式进行实践应用。但是因为江西高职院校不同经济成分的管理格局相对分离,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诉求,导致合作难以达成,这主要有三方面因素。[1]

(一)实践认识存在差异化

以江西现阶段情况来说,高职院校主要是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两种形式,由于两者追求的教学目标并不一样,因此在一开始并不能进行合作。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始终滞后的局面无法打破,国有资本控制的高职院校看到自身教学资源的不足,而民营资本控制的高职院校看到自身环境氛围和教学思想的不足,因此主动寻求合作。但是国有资本想借助对方的资金链,却害怕国有资本过渡流失和民营资本操纵管理教学班子,民营资本又害怕国有资本过度耗费民营资本资金,因此两者之间相互猜忌,无法真正形成有效的合作氛围。

(二)实践模式不科学

尽管有的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达成了合作,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不小的分歧,在教学方式和思路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制度差异,因此为了各自利益,折中进行适用,演变成将教资队伍均分,且开设课程等比例划分理论与实践。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课程目标不明确,开展起来有难度,无法真正提高教学效果。

(三)体制的巨大阻力

在混合所有制集中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上层制度的顶针设计不够完善,对不同经济资本的办学要求不同,因此在教学资源和教学政策方面有许多差异和限制,这就导致混合所有制的高职院校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教学活动。另外,政府缺乏合力意识,并没有规划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新制度,且国有资本控制的和民营资本控制的高职院校区域分布过于分散,各自处于隔离状态,政府没有发挥协调作用,导致高职院校的领导对对方的办学情况也没有及时调研了解,盲目地进行合作,在实践过程中却因为对方的办学条件受到制度限制而无法真正落到实处。[2]